对标世界一流,构建智慧税务管理体系
构建智慧税务管理体系,企业需要结合自身规模、业务特征及管理需求等方面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税务管理模式和建设路径,要考虑到信息系统未来的发展空间,保证系统可集成、可兼容、可更新,搭建一个自主可控、安全稳定的智慧税务管控平台,全面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
随着近几年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十四五”时期智慧税务建设、全电发票改革、金税四期等各项改革与政策有序推进,2022年3月,国务院国资委出台的《关于中央企业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的指导意见》中也提出了“强化税务管理,实现规范高效”的一流财务管理体系职能要求,进一步强调了一流企业加快构建高效规范的税务管理体系的重要性。随着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了数字化税务管理的重要性,从而不断提升企业数字化税务管理的水平。
构建智慧税务管理体系,企业需要结合自身规模、业务特征及管理需求等方面,选择合适的税务管理模式和建设路径,要考虑到信息系统未来的发展空间,保有可集成、可兼容、可更新,搭建一个自主可控、安全稳定的智慧税务管控平台,全面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
统一流程规则事项
提升业务自动化处理效率
结合日常税务工作内容,以提升税务管理工作效率为目标构建智慧税务管控平台。规范统一工作流程、政策解读、计税规则等,使得集团企业税务管理标准一致,加大集团对下属单位涉税事项的管控力度。在此基础上,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通过“互联网+税务”、“AI+大数据+税务”、“税企直连”等手段,横向打通内部业、财、资、税、档各个系统,业务数据能够自动传递,业财税数据一体化自动入账。同时与开票、勾选、抄报税等金税系统互联互通,直连开票,自动获取税基数据,生成各个税种的纳税申报表,整体提高税务业务的自动化处理效率。纵向从集团层面实时掌握各成员单位的纳税情况、经营状况,强化税务管控,为集团税务集约化、精细化管理和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打造全面税务管理
赋能业务高质量发展
构建世界一流的税务管理体系,通过智慧税务管控平台的建设,实现集团企业业务范围全覆盖、业务链条全贯通,形成全方位、多税种、全流程的全面税务管控平台。充分研究解读税务政策法规和税会处理方法,积极梳理并合理规划业务流程与处理节点,不断拓展税务赋能业务发展的模式,深度融合业、财、资、税、档,发挥财税数据的核心价值,充分发挥数据协同效应。在前端经济业务发生过程中嵌入税务规划和遵从的思路,合理地进行税务规划降低企业税负,从而实现税务管理赋能业务发展。通过标准统一的数据挖掘与清洗,运用大数据能力,勾勒企业分类、分级、多维度画像,全面分析洞察,多种方式呈现分析、预测、挖掘结果,满足日常税务运营分析需求,以涉税业务融合为着力点,发挥企业集团规模优势,构建良性税务生态圈,加快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助力企业稳健经营。
提高税务筹划与遵从
助力企业创造利润
对标世界一流构建的智慧税务管控平台一方面要满足企业业务快速发展的需要,同时也要能够应对监管机构的监管与税收改革的发展。随着税收监管的不断强化和 “以数治税”分类精准监管的转变,企业要以业务快速发展和技术革新为契机,及时获取并解读各项财税优惠政策,使其在企业中能够充分运用和落地执行。运用多种税务管理方法,确保发票、纳税申报数据源于业务、财务,规避开票风险。充分利用税务大数据,整合内外部资源,对各种税务问题谋划、分析、评估、处理,全面分析洞察,建立风险扁平化应对模式,提高风险精准识别和快速应对能力,强化风险管理的时效性,实现更大业务范围的财税数字化,创造税务管理带来的价值和利润收益,以巩固提高“以数治税”模式的智慧税务管控平台建设成效。
对标世界一流税务管理体系,智慧税务平台所覆盖的业务总体分为五个方面:发票管理、纳税申报、业财协同、税务风险、决策分析。通过税务标准化管理,实现从手工到自动,、线下到线上、从分散到集约、从粗放到精细的转变,助力企业税务数字化转型。
企业发票管理要以全电发票为突破口,实现对进、销项发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以发票为核心,汇集业务流、数据流和资金流,驱动数字化。通过OCR识别等技术归集形成企业“发票池”,沉淀全票种全票面信息,与企业内的核算、应收应付、销售采购、项目合同等系统全面集成,确保开票源于前端业务,实现业务、财务、资金、税务一体化管理。与电子影像、电子档案系统连接,实现业、财、税、票等各类数据电子化归档。与金税系统及相关厂商对接,实现进项发票获取、验真查重、勾选认证和销项发票自动开具。在智慧税务管控平台规划阶段要充分考虑全电发票的应用和未来推广,满足全电发票“采存管用”的全流程管理。
税务风险常常产生于日常工作的各个环节,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应当结合税务局发布的风险提醒清单和自身管理需要,利用信息化手段搭建适合自身的税务风险管理体系,建立税务风险指标库,对税务管理环节中涉及的风险事项自动识别。通过设置相关指标的预警条件、阈值等,与行业均值、管理经验值进行对比,实时动态计算和监控各个弹性指标、税负变动率等评估指标的数值。在事前、事中能够及时预警,推送相关负责人员及时处理,从而及时、有效地应对并降低税务风险,事后能够对风险事项进行应对和评估,督导落实,实现对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系统化、具体化、扁平化,确保风险全过程闭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