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一把手必须联系100家企业的三大信号

2020-06-17 10:39:35 栏目:行业动态 查看()

430日上午10点,2020年全国职业教育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工作推进视频会在国家开放大学召开。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孙尧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中心主题是:推动建设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

 

 

孙尧副部长在总结发言中明确要求:所有的高职院校由党委书记、校(院)长带头联系100家以上企业;在联系100家企业的过程中,要推送本校教师走进这100家企业进行互动,要与更多好的企业合作,让学生进入更加优质的企业。

 

会议要求,要推动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常态化、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打通政企校三方沟通联系和协同工作通道,出台相关政策和项目,搭建教师企业实践信息服务平台,建立政企校协同工作的有效机制。职业院校要积极对接企业,每个学校要与一定数量的企业结对子,共建共育人才队伍。

 

在此过程中,要明确校企合作目标和具体事项,进一步推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教学改革,有效改变“企冷校热”的局面,大力提升“双师型”教师队伍素质和科技服务创新能力,改进人才培养质量。

 

这则新闻极为重要,背后仍然是国家对于“科教兴国”大战略的深入布局。结合一些国家战略和文件,这背后至少释放了如下三个信号。

 

一、坚定不移地推进产教融合深入贯彻执行。

 

201910月份,重磅文件《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正式在全社会发布,被称为产教融合2.0时代指南,中国深化产教融合改革就此拉开大幕。计划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试点布局建设50个左右产教融合型城市,在试点城市及其所在省域内打造形成一批区域特色鲜明的产教融合型行业,在全国建设培育1万家以上的产教融合型企业,建立产教融合型企业制度和组合式激励政策体系。

 

 

这次高职院校一把手带头联系100家企业,明显就是产教融合改革的一个细则,而且明确要求主要领导要以身作则,相信后面还会陆续出台针对院校一把手的考核、反馈机制和文件。

 

二、千方百计促进毕业生就业

 

2020年新冠病毒疫情影响,全球经济普遍受到较大挫折,企业大面积不景气,这一届的高校、职校毕业生就业前景非常不利,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的一群毕业生。按照2020年的数据,本届普通高校毕业生约874万人,各类职校毕业生1000万人左右,合计近2000万人。

 

因此,高职院校主要领导带头联系100家企业,背后的一大动因就是要千方百计促进自己院校毕业生找到工作,而且领导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顺便提一句,在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后,各级政府及事业单位一把手必须起到带头示范作用,早已经成为新常态了。

 

三、中国制造业升级时不我待

 

20155月,中国政府发布《中国制造2025》,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

 

2018年中美贸易战开始,2019年上升到科技战,此后美国对中国的遏制和打压越发厉害,所使用的手段已经接近于不择手段了。这是美国霸权对任何竞争者的压制,与体制、意识形态等无关,只与利益、国运有关。

 

 

这种贸易战、科技战、总体战越厉害,也越说明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之路是正确的,也是迫在眉睫的,中国科技水平的提升也越发显得时不我待。

 

制造业和科技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千人计划类型的高端精英人才,也需要大量高技术的技能人才,而这就是时代赋予高职院校的职责所在,也是国家对高职院校的期望。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高技能人才是制造业的基石,这个道理在此次疫情中再次大力彰显。欧美发达国家重新高度重视制造业也是势在必行,未来高端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必然更加激烈。各行业龙头公司则是市场竞争中的主力军,也成为高职院校一把手们关注的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