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爱普(SAP)用数字化的力量帮助小工场实现大梦想

2020-06-10 15:04:43 栏目:行业动态 查看()
6月4日中德融创工场董事长柯天乐 (Thilo Koeppe) 来到 SAP 上海办公室,将中德融创工场和太仓政府签署的「企业社会责任奖」颁发给 SAP 服务交付团队经理 Sebastien DENES,对 SAP 一直以来的帮助表示感谢。他宣布 SAP 将成为中德融创工场的黄金合作伙伴,双方还进一步商讨了后续发展机会。

 

太仓中德融创工场是一家残障人士福利工场,由太仓欧商投资协会的德资会员企业,借鉴德国的心智障碍者就业模式,于2015年3月创办,主旨是通过有意义的就业、高质量的职业培训和个人发展计划帮助残障人士融入社会。工场拥有20多名流水线工人,均为心智障碍者,从事工业零部件加工和组装,主要为中国以及国际最大的汽车制造商提供零部件。
 
目前,中德融创工场的运营仍然依靠前期投资及德国公司的资助,但小小的工场有着更大的梦想。工场希望能早日实现盈利,扩大厂区,接收更多订单,为更多的心智障碍者提供就业机会。但是,因为员工的特殊性,也让工场面临着一些流程上的挑战,包括耗时的排班规划,不透明的工作效率,繁琐的沟通指导等等,这些都大大影响了工场的生产效率

 

 

 

一圈,两圈,三圈。滕希小心翼翼地将一个锥形弹簧套在螺钉上,弹簧由密到疏,直到拧完最后一圈才停手,微蹙的眉头舒展开来,脸上绽放出一个笑容,对自己说了一句“YES!”
 
滕希(化名)是一名心智障碍者,他在江苏太仓中德善美实业有限公司(下称「中德融创工场」)工作已经超过3年。这是他第一次组装排风扇的过程。在这之前,培训师花了大概半小时,教他如何把扇板、插杆、瓷座等一步步组装成排风扇部件,最后一步就是安装锥形弹簧的「天线」。
 
“他们都很聪明,但最大的挑战是记忆力。”培训师说,重复多次后可以完全掌握,但如果一段时间不做,教会的东西又会忘记。学会之后,他们完成一个零部件的时间大约是普通人的两到三倍。

 

 

2018年初,SAP 中国通过德国商会联系到太仓中德融创工场,进行了设计思维工作坊的活动2018年末,SAP 的社会公益项目(SoSa)团队对该工场做了进一步评估,绘制了流程图并讨论了软件实施的可能性2019年初至今,SAP 专家志愿加入后续讨论和合作,并应用 SAP 的技术帮助工厂解决流程痛点,使得这些特殊员工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SAP 在了解了工厂流程的痛点,考虑了员工的特殊需求之后,开发并部署了界面友好的应用工具。

 

  • 将根据员工能力和生产需求进行的人工排班变为系统自动排班,大大降低了耗费时间;

     

  • 手工记录的产能状况以及项目进展被实时呈现在系统界面,帮助工厂更好地进行生产预测和计划;

     

  • 将人工管理的新员工入职培训、员工能力培养都转化为由系统记录并给予动态评估和培训建议,更有效地帮助员工的个人成长;

     

  • 实现订单分配、计划及管理的自动化。

 

应用界面还考虑到一些特殊员工的需求,比如弱视员工增加视觉方面的设计,使用色彩以及字体加粗加黑,以及图片等方式使他们更快、更准确地读取信息。
 
2020年4月,SAP 提供的解决方案在中德融创工场的生产系统正式上线。

 

 
中德融创工场的总经理 Nadav Ben Simon表示:“我们很少有机会将社会创新和技术创新结合起来。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与 SAP 的合作取得了非凡的成就!SAP 为我们特别的工场设计并定制了一个生产计划软件。设想一下:一个软件在计划生产的同时,将我们员工的社会和发展需求作为其算法的首要考虑因素之一。这确实是我们所拥有的最令人惊叹的合作之一。我们将继续与软件开发领域领先的 SAP 一起,研究如何进一步将融创工场发展成为基于包容性技术的卓越实践!”
 

SAP 志愿者和中德融创工场团队合影

 

用数字化的力量做公益。在助力中德融创工场的过程中,SAP 的每一位志愿者都设身处地站在这些特殊员工的角度,最大化利用数字化的神奇力量,探索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 我们坚信,每一滴善意汇聚也能形成巨大的暖流,数字化的世界也有温度和爱。
 
SAP 的愿景是「改善人们的生活,让世界运转得更好」。SAP 多元与包容的 DNA 决定我们要用技术来帮助残疾人消除诸多障碍,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更好地工作和生活。中德融创工场项目帮助这些残障员工将「不可能变为了「可能,而 SAP 的数字化技术,助力这家小小的工场往大大的梦想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