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2019年我国要推进这70个工程项目

2019-03-20 15:19:50 栏目:行业动态 查看()
3月18日消息,3月17日新华社授权发布《关于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报告详尽地对2019年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安排。今年要推进、实施这些工程和项目。
 
基础设施建设
1、支持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粤港澳大湾区、山东半岛、北部湾等重点城市群加快推进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规划建设。
2、抓好三峡库区后续工程建设,抓紧推进三峡枢纽水运新通道和葛洲坝航运扩能工程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
3、规划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
4、加快建设天然气管网设施互联互通“全国一张网”。
5、加快推动川藏铁路、沿江高铁、北煤南运通道体系、跨区输电通道、西南水电等重大项目的规划建设。
6、推进枢纽机场新建、迁建和改扩建工程,有序建设支线机场和通用机场,加快推进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建设和运营筹备工作,确保9月底前建成投运。
7、大力推进综合客运枢纽、物流枢纽建设,制定国家物流枢纽网络建设实施方案,支持集疏港铁路等建设,打通运输“最后一公里”。
 
创新发展
8、组织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升级工程,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和先进适用绿色工艺、技术、装备改造传统产业。
9、制定实施新时期“互联网+”行动,实施数字经济、“互联网+”重大工程,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持续推进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
10、加快5G商用步伐和IPv6规模部署,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融合应用。
11、深入实施生物产业倍增工程,促进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融合发展。
12、推动新型信息消费示范城市、新型信息消费示范项目建设。
13、加快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
14、抓紧布局国家实验室,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
15、加强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建设,支持新一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在关键领域新布局建设若干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16、加快建立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支持北京、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支持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安徽合肥3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
17、研究和大力支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并布局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社会民生
18、开展打击假冒伪劣三年行动。
19、深入实施“同线同标同质”工程,加强重要商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
20、开展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
21、推进城区老工业区、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等搬迁改造。
22、有序推动城市老旧小区改造,支持加装电梯和无障碍环境建设。
23、推进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和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
24、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和基层成长计划,启动实施三年百万青年见习计划。
25、持续开展农村危房改造,继续做好棚户区改造工作,进一步规范发展公租房。
26、继续实施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和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
27、推进实施社会服务兜底工程,提升老年人、残疾人、困境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精神障碍患者等困难群体服务设施建设水平。
 
生态治理
28、聚焦打赢蓝天保卫战、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长江保护修复、渤海综合治理、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水源地保护等七大战役。
29、实施城市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
30、全面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31、组织实施“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和废铅蓄电池污染防治行动。
32、有效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集中资源推进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散煤治理。
33、加强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按照“以气定改”原则有序实施煤改气等措施。
34、全面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建设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
35、实施国家节水行动,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和利用效率。
36、加快实施绿色制造工程,促进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发展。
 
文化旅游
37、改造提升重点城市步行街。
38、推进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平潭国际旅游岛和横琴国际休闲旅游岛建设。
39、组织实施“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旅游基础设施改造升级行动计划(2018-2020年)。
40、推动建设重点旅游区和国家级重点文化项目。
41、继续实施文化旅游提升工程,支持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利用设施、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42、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积极推进平安故宫、国家美术馆、中国工艺美术馆、国家图书馆国家文献战略储备库等重大文化项目建设。
43、大力推进实施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三期总体建设方案。
44、推动冬奥会场馆建设,加大体育设施建设力度。
45、办好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
 
区域协调发展
46、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积极稳妥有序推进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出台实施雄安新区相关规划及改革开放配套实施方案,推进交通、生态、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持续推动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建好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与生态环境支撑区。
47、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扎实推进“三水共治”和生态环境治理“4+